document.write('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中央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
一纸命令
一代人的命运交给了庄园主宰
我们用足徒下了军令状
从此庄稼院就成了没有硝烟的
修罗场
镰刀锄头就是手持的武器
俘获的不仅是粮食
也收割着思想
时代的列车载着我们进入新轨
过去的都已成了回忆
在第二故乡生命的幽绿的场所
人去室空的知青宿舍
那百十人的土炕
仿彿还卧着南北知青的印迹
斑驳墙上的渍
彰显着那群稚青的男女知青
泪和汗的事迹
而墙角那遗弃生了锈的镰刀头
正和没有了门窗
随便串门的穿堂风
低喁着只有我们能懂的故事
在事过境迁的历史中
我面壁思索
用苍桑的履历复活
我们那一代特殊殊青年
蓄储在心底的那簇碧绿的回忆
编辑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中央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从此,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狂潮,1968年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中央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据说李先念还加了一个不满意,叫国家不满意。这是悲催的时代,作者虽然没有用犀利的笔锋,但通过用回忆的方式将"知青时代"的劣根性凸显在诗意中,读来发人深思,犹自感到作者回忆中若隐若现的悲催。好诗,推荐共赏,感谢作者赐稿冰心,并祝作者夏日创作愉快!
关键词:知青的回忆,现代诗歌,辽源美文网,
知青的回忆 :
上一篇:别
下一篇:空瓶子
相关新闻
问安.盛夏 岁月流年,问安夏天,是对岁月的留恋,也是岁月的珍藏。难忘的夏天,曾经的往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你闻到她身上的芳香,在树荫..
回程 人生路起起伏伏,往前赶或是往回走,每一段路程都会留下很多故事。无论你走得快或是走得慢,无论你觉得愉悦或是感到心烦,你都要..
空瓶子 这一组诗歌写意精干,比喻恰当,诠释出一种意境,一种对生活的抗争。和所有装满的瓶子一样,它笨重的身体,挨挤在花花绿绿的瓶子..
别 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最后离开人世的影像,肯定亲眼所见,所以刻骨铭心,因为感同身受,所以入木三分,据说人之将死那一瞬间会没有..
风景正好,岁月静好 一首很淡很香的诗,风景正好,岁月静好,唯有思念,才是人间之美,虽然梦有时残缺,月圆风轻总在。不错的诗歌,问好,推荐欣赏!..
前进 同样是说着死亡,此篇仿佛是一生的谋略与定式的博弈,生下来就是为了死,前进就是后退,暴露就是掩盖,挖掘就是埋葬,作者站在高..
寒冬里飘扬的铁军旗帜——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银吴客专项目部冬季施工纪实 腊月的寒风已在不知不觉中让有着“塞上江南”的宁夏悄然换上了隆冬的衣装。滴水成冰,哈一口气仿佛就要把人连同呼出的气一齐冻..